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学院召开应急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
学院召开应急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
2025年10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服务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科学谋划应急管理学科未来发展蓝图,2025年9月28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在劝学楼220会议室召开应急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会议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成效,并围绕“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学院刘德海院长主持,应急管理研究中心青年教师刘彤心、徐敏、张连奎等师生现场参会,赵宁、宋云婷等教师线上参与研讨。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会议聚焦“十五五”时期的发展任务,凝练出以下四个重点学科方向和相应的建设内容:

一是立足公共政策分析,深化应急治理体制机制研究。依托学院教师在政策过程分析、制度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基础,重点开展应急管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基层应急能力评估、预案管理与演练优化等政策议题,着力构建符合中国治理情境的应急政策理论框架,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是对接国家“五大安全”战略需求,培育特色研究方向。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与公共安全等维度,整合学院在环境治理、风险分析、城市防灾与韧性等方向的科研积累,重点发展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环境应急与生态修复、城市综合防灾与社区韧性建设等特色领域,增强学科对国家安全体系的学术支撑。

三是发挥学校财经学科优势,构建应急管理财经特色板块。融合财政学、保险学、公共经济等学科资源,聚焦应急募捐与社会动员机制、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灾后重建财政政策、应急产业经济分析等议题,形成财经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学科增长点,提升学科在应急资源统筹与资金保障方面的政策影响力。

四是把握智能化转型机遇,建设“AI+应急”交叉创新方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建模等技术为支撑,拓展灾害监测预警、多灾种风险耦合分析、应急舆情治理与决策支持等数据驱动的研究,推动“智能应急政策实验平台”建设,实现从“事后应对”到“事前预防”的科研转型。

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是应急管理学科实现跃升的关键契机。应急学科建设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中国应急管理的理论建构与政策创新,全面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持续打造“政策—技术—财经”三轮驱动的学科特色。同时,加大高水平青年博士引进与现有教师能力提升力度,完善梯队结构,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学科的学术创新能力与社会贡献度,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张连奎   初审:郭劲光   复审:刘德海   终审: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