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学院召开行政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
学院召开行政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
2025年10月1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大需求,科学谋划学科未来发展蓝图,2025年9月29日,公共管理学院召开行政管理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刘德海院长、郭劲光副院长、范帅邦副院长、行政管理(数字治理)系主任李宏教授、副主任曹静副教授等相关学科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行政管理学科作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与支撑性学科,自创建以来始终秉承“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现代责任感的现代公共管理者”的育人理念,历经数十年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科积极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率先设立数字治理方向,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行政管理研究的深度融合,形成了鲜明的数智赋能特色。

会议首先对“十四五”期间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十四五”以来,行政管理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师资结构持续优化,引进了毕业于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青年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名教师入选省级人才计划。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青年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份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完善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参与黑龙江省密山市等多项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政策咨询,为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会议也客观分析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标志性成果有待突破、学科交叉融合需深化、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等。

在“十五五”期间,行政管理学科紧密对接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一是政策科学与评估方法。发挥学校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优势,加强公共政策评估方法论研究,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政策评估体系,提升政策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基层治理与东北振兴。立足东北地区特点,深入研究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县域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等议题,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三是公共财政与预算。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传统优势,聚焦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等研究,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四是数字治理与政府创新。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和东北地区数字化转型需求,聚焦数字政府建设、大数据驱动治理、人工智能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等议题,推动治理模式创新。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交叉研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赋能公共管理研究,催生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将进一步完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优化数字技术类课程设置,强化基层政府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卓越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面对数智化转型的时代机遇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需求,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科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通过“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系统优化学科布局,巩固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现有优势,进一步拓展数字治理、东北振兴治理等特色方向,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东财特色、契合时代需要的学科发展道路。下一步,学院将通过多轮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方式完善规划内容,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范帅邦 初审:郭劲光   复审:刘德海   终审: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