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骆娜副教授关于食品供应商保鲜技术投资及政府政策作用效果的成果Preservation modes and channel leadership in seafood supply chai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lled and frozen strategies被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在线发表。该论文由骆娜副教授(唯一通讯作者)与宁波大学等学者共同完成。
本研究系统考察了冷藏与冷冻保鲜技术及不同渠道领导结构对海产品供应链的影响,特别聚焦政策干预在推动产业转型中的杠杆作用。研究发现,混合保鲜模式能实现成本效益与产品质量的帕累托改进,而分散式供应链在时效敏感市场更具竞争优势。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成本共担机制模型,但特别强调这一机制的有效实施高度依赖政府的政策赋能:(1)通过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财政工具降低企业投资门槛;(2)制定差异化环保标准引导绿色技术创新;(3)建立跨区域监管协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精准产业政策提供了量化依据,建议采取“标准引领+财税激励+数字监管”的组合政策工具包,以制度创新驱动海产品供应链向高效、低碳、韧性方向发展。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是一个国际权威期刊,相关研究具有多学科性质,涉及可持续发展、风险与中断、循环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该期刊是SSCI、SCI检索期刊,中科院1区TOP,ABS3星,近五年影响因子8.8。
作者简介
骆娜,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博士。研究领域为食品减损、食品保障、可持续发展、客户行为等。相关成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撰稿:孙阳 初审:郭劲光 复审:刘德海 终审: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