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5日,2025年“合作·共生·治理”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了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和城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以及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 1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与,共同回应新时代国家公共治理的新议题与新挑战。
开幕式上,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朱凯教授致辞,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成就,以及学校公共管理学院在推进数字化研究、国际化合作与实践化探索的经验。他指出,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与数字革命正在深刻重塑公共治理生态,公共管理研究生国际论坛,在深化全球治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与知识互鉴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搭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学者与研究生学术对话平台。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分别来自国务院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张雷教授,留美公共政策学会主席、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陈灿教授,日本城西大学副校长于洋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Sang-il Han教授,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院院长钟家新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Inyoung Cho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Sung-Jin Park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冉冰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张志伟教授,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洪英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赵维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大志教授,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连友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刘雪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鲁宁教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吕晓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胡玉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康正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董伟玮副教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高佳研究员,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公共政策系党支部书记李丹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韩国元教授等海内外专家。众多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数智化时代下全球公共治理的热点问题。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朱凯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他指出,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与数字革命深刻重塑公共治理生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构建“合作·共生·治理”新范式。本次论坛旨在回应新时代国家公共治理的新议题与新挑战,推动公共管理领域青年学者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促进公共治理体系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朱凯教授同时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体系,以及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领域推进数字化研究、国际化合作与实践化探索的成果。论坛发起人、国务院第八届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张雷教授发表致辞。他回顾了论坛创办初衷和创办历程,指出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公共管理学科需持续革新理论、深化实践,为构建更具包容性、韧性和智慧的治理生态提供支撑,强调了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他充分肯定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成果,期待论坛持续发挥国际学术交流纽带作用。论坛轮值主席、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发表致辞,向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公共管理学界的专家以及全国各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参会代表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面对全局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全球治理问题,公共管理应该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提供自己的独特价值,本次论坛中各位嘉宾的深度思考和无私分享将带来新的启迪,各位同学将在论坛中碰撞思想、发现新知、收获友谊。开幕式由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帅邦副院长主持。
论坛第一阶段主旨报告由东北大学张雷教授主持。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陈灿教授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机器学习方法和运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因果推断与机器学习、结构化主题建模等机器学习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路径,并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预测为例展现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效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冉冰教授在《悖论视角如何重塑我们对治理的理解与实践》报告中指出公共治理领域正日益面临一系列难以简单解决的悖论,基于对公共治理现实复杂性的深入洞察,阐述了悖论理论如何提供一个超越传统二元对立思维的全新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第二阶段主旨报告由湖南大学李连友教授主持。日本城西大学现代政策学院副校长于洋教授在《日本公共养老金领域中的扩面征缴的利与弊》报告中介绍了日本公共养老金政策,指出扩大参保覆盖面和强化征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核心举措之一,目的在于维持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和保障代际公平,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Sang-il Han教授在Learning Region and Social Innovation: Conceptualization, Scale Validation, and Causality Verification for Sustainable Social Economy报告中系统地探讨了学习型区域和社会创新的内涵、测量量表以及因果关系,为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社会经济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院钟家新教授在《老年观和死生观的日本经验》报告中以深入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日本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养老方式以及对死亡的态度等问题,为理解老年和死亡观念提供了独特视角。
第三阶段主旨报告由黑龙江大学袁洪英教授主持。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Inyoung Cho教授在Unveiling the Behind-the-Scenes Dynamics of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报告中深入剖析了企业与政府及社会组织之间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所展现的公私合作模式,及其背后的复杂动态机制,指出公私合作模式能够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有效应对和解决类似公共危机。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全球公共管理系Sung-Jin Park教授在Glob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报告中通过对全球协同治理和跨部门合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张志伟教授在《简化、参与、赋权:三项关于财务透明度研究的实证分析》报告中聚焦于财务透明度这一重要议题,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降低信息复杂性、增强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以及提升利益相关者决策能力等关键因素对财务透明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月5日下午八个平行论坛同步开启,议题涵盖“全球治理的多边合作机制”“全球治理的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全球数字治理”“数字技术驱动的公共服务创新”“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的政策实践”“能源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区域治理与跨域协同”“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等专题领域。分论坛累计收稿近100篇,来自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们就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数字时代的协同共生与治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治理、区域治理、民生保障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现场思想碰撞频繁,学术氛围浓厚。我院青年教师宋云婷、李奕嬴、杨海芳、赵宁、黄金、孔玉丹、张连奎、骆娜、龙周宏、刘宁宁出席分论坛点评人。我院8名研究生志愿者承担分论坛的志愿服务工作。
论坛闭幕式上宣读并颁发了优秀论文奖,经评审专家遴选,最终17篇论文获奖。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张雷教授和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共同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洪英教授颁发公共管理研究生国际论坛轮值主席聘书,并进行承办权交接,袁洪英院长介绍了第六届公共管理研究生国际论坛承办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情况。我院硕士生何思源的《数据要素驱动下的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硕士生刘悦的《助推乡村文化治理的非强制性政策工具差异化适配:基于对两类文化资源型村落的考察》获评优秀论文。
本次论坛汇聚国内外公共管理知名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洞见与实践智慧,为研究生搭建展示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为深化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前沿探索,有助于加快推进公共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撰稿:刘宁宁 初审:郭劲光 复审:刘德海 终审: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