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青春赛道 “公”创佳绩 |公共管理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求职经验分享Q&A(第一期)
青春赛道 “公”创佳绩 |公共管理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求职经验分享Q&A(第一期)
2025年06月20日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公管学子选择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踏上考公考编的征程。今天,我们邀请到三位通过层层选拔的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的奋斗故事。从备考策略到心态调整,从笔试技巧到面试心得,他们的经历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勇担使命的决心,更印证了“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让我们透过这些真实的成长轨迹,感受考公备考的思路与规划。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访谈内容:

彭雷 2022级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徽州区税务局

问:你在研究生期间参加了哪些实习?这些实习对你确定就业方向有何帮助?

答:我在研二开题答辩结束后 ,在公募基金实习了三个月。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体制内就业的想法,因为公募基金是国资背景的,所以实习结束后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问:在备考过程中有没有进行企业方面的求职?求职精力和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答:秋招的时候投递了四大行和政策性银行。银行的笔试与行测比较接近,所以通过笔试不难,对于面试就整理了一些银行相关的资料。因为当时临近国考,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银行面试上,整体而言,日常的积累可以应对银行的面试。问: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哪方面技巧经过特别的学习或培训?答:在刚开始答题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嗯、呃、呢”等口语词,非常卡顿,为了让回答听起来流畅舒服,经常会就一个问题反复答,并且用腾讯会议记录用于复盘,直到将这个题目答流畅为止。

李德鹏 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大东区税务局

问:你的哪些技能或特质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答:我认为是快速学习能力。应届生工作经验普遍匮乏,所以快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工具、适应新环境和业务流程的能力非常重要。

问:你是如何决定报考这个岗位的?

答:我会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是岗位所在地,在就业中我的意向城市是沈阳,我认为省会中的岗位任职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会更多关注工作地在沈阳的岗位;第二是岗位竞争程度,我会对报考岗位进行筛选,在报名期间也会实时关注岗位报名人数;第三我会根据历次的模拟考试,对自己的笔试成绩进行评估,来选择较为稳妥的岗位进行报名。

问:在这个过程中,请问你有失败的经历吗?是如何调整的呢?

答:在第一次参加事业单位的面试中,因为比较紧张,我的面试表现不如预期,面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这也让我感到挫败和焦虑,担心下一次的国考面试。但是很快我就调整了心态,复盘了这次面试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面试训练,考前未进行面试模拟,准备不够充分。同时我也报名了培训机构进行面试训练,来锻炼自己在面试中的抗压能力。


冯晓东 中共党员 2022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问:你所学的专业和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相关性大吗?你是如何平衡学业和备考的?

答:我的专业和目前工作还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在备考过程中,我平均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同时兼顾好学校的学习和论文工作,做到劳逸结合。

问:能否分享一下你的面试经验?比如面试的流程、面试官的问题以及你的回答策略等?

答:面试其实是一个更为“痛苦”的考试,因为我们作为学生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擅长去在公共场合发言,我也是如此,但既然想要成功,那就必须克服自己的缺点。面试阶段最开始都是去培训班进行培训,课堂上也主要是以在大家面前进行问题的回答,一开始我也不说不出话,甚至是不敢说话。但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并且要强迫自己大声发言,正视困难才能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我认为就是要自信,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如果我们作为考官会喜欢什么样的考生,往往会喜欢自信的考生,而且我们要知道公考面试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所以只要我们大胆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考官通常会被我们的热情所打动,这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问:在备考过程中,你遇到的难题是哪方面的?

答:一方面是备考过程枯燥乏味且中后期提分困难,如何稳住心态很重要;另一方面是备考和毕业论文的安排问题,需要提前和老师沟通、做好规划。

问:你觉得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硕士研究生在研一、研二期间需要做什么努力和准备呢?

答:还是要有一个目标意识吧,比如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会在两会中做出每年的工作规划,只有我们明确了目标才能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其次,我建议积极参加研究生会的工作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同时要和辅导员老师以及导师多进行交流,毕竟老师们带过更多的学生,能够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位毕业生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将成为照亮公管学子考公路上的明灯。青春的答卷从不止一种写法,选择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注定会书写出最动人的篇章。愿每一位怀揣理想的公管青年,都能从学长们的经验中汲取力量,在备考的日夜里以智慧与汗水灌注理想之花。当你们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终将在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让我们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撰稿:彭雷、李德鹏、冯晓东、杨春秋、邹春英   初审:李馨   复审:高峰  终审:刘德海、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