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共管理学术报告:全球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律、格局与势差效应
2025年04月18日
报告人
赵彬彬(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
时间
4月21日9:30-10:30
地点
劝学楼220会议室
摘要
科学研判长历史周期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规律、流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20~2020年232个国家和地区近8100万篇科学文献数据,刻画和描述科研人员百年间跨国流动规律与格局,并提出势差效应以解释其背后的演进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强度周期性波动上升,小世界网络特征、“中心—外围”结构和空间动态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形成了向开放式流动格局演变、人才回流和环流趋势不断加强的跨国流动格局;(2)知识势差和经济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模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网络位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且其效应受到东道国(母国)网络位势的正向调节,3类势差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流动周期、流动类型和流动格局异质性;(3)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表明,知识势差促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经济势差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回流,而网络位势差促进了国外科研人员流入和我国科研人员回流。研究结论为我国研判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律、构筑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报告人简介
赵彬彬博士,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从事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研究。成果发表于《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Research Policy(ABS四星)等国内外权威期刊。
撰稿:姜彦驰
初审:郭劲光
复审:刘德海
终审: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