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到30日,中日社会保障系列会议在日本城西大学、京都橘大学、立命馆大学成功举行。城西大学副校长于洋教授、京都橘大学校长日比野英子、副校长阪本崇、经济学部长高山一夫教授、杨秋丽教授、久本憲夫教授、石水喜夫教授、立命馆大学中川涼司教授、高屋和子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渤海大学校长赵建国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郭劲光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李佳教授等共计50余人参会。
7月26日,城西大学社会保障会议聚焦“数字化时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创新”主题,城西大学副校长于洋教授主持会议。于洋教授对我院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持续的交流合作为我校与城西大学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会者围绕数字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机构高龄者社会参与、日本外国劳工政策对企业雇佣和经营的影响、日本护理行业人才不足、医疗机构ICT技术应用、数字化与就业等主题进行热烈研讨。赵建国教授、郭劲光教授和李佳教授对会议报告进行点评,并在论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逻辑结构、研究主题的明确性和指标操作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指出数字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可以持续深入展开合作交流。
7月28日,京都橘大学社会保障会议聚焦“人口减少时代的社会保障——日本的经验和中国的课题”主题,京都橘大学阪本崇副校长主持会议。阪本崇教授指出,这是我校与日本京都橘大学自签署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首次国际交流,京都橘大学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两校的合作交流,也祝愿两校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在主旨发言环节,赵建国教授做了题为“欧盟综合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演进历程、核算框架与应用价值”报告。郭劲光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贫困脆弱性的社会保障减贫效果检验”报告。李佳教授做了题为“‘数字鸿沟’影响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 ——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与预测”报告。京都橘大学石水喜夫教授和久本憲夫教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必须控制财政支出、进行长期制度设计、保证财源的日本教训与经验。与会者围绕欧盟综合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框架、标准统一的现实问题、社会保障减贫效果的分项检验、社会保障政府、个人、企业关系、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再就业内涵等进行了热烈讨论。经济学部高山一夫部长对会议进行总结。
7月30日,立命馆大学社会保障会议聚焦“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主题,立命馆大学中川涼司教授主持会议。与会者在主旨报告基础上,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视角,围绕中国利用社会保障年鉴时的注意问题、欧盟综合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适用性、安德森福利体制框架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关系、养老与医疗的地区差异、贫困的治理、城乡差异、社会保障制度长短期效应、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老年人再就业内涵、数字鸿沟测度、老年人再就业的宏微观意义、数字技术与养老金金额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川涼司教授、高屋和子教授、杨秋丽教授分别给出具体点评意见。
本次中日社会保障系列会议的成功举行是我院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务实有效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提升我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促进我院国际化办学思路,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国际化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均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撰稿:李佳 初审:马春燕 复审:郭劲光 终审:刘德海、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