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1日上午9:00,东北财经大学举办庆祝东北财经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讲坛(第二讲)”,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公共管理)获得者、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李树茁教授作了报告《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探索与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齐鹰飞教授出席报告会并开场致辞,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学仁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党总支刘正浩书记、副院长郭劲光教授、副院长范帅邦副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刘晓梅教授、社会保障系主任李佳副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其它院校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科研处共同承办,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主持。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齐鹰飞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东北财经大学建校70周年华诞之际,东北财经大学举办该系列讲坛,有助于推动广大师生了解公共管理领域的国际前沿,总结“中国之治”的成功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东财力量。
李树茁教授从公共管理跨学科建设面临新技术革命、新冠疫情、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及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等背景切入,强调当前公共管理跨学科建设应该以“中国之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导向、促进学科交叉、寻求灵活的合作模式,以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执行方案。随后,李树茁教授就公共管理跨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与需求做进一步的讲解。进入21世纪,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进入治理时代。公共管理具有强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的特点。另外,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最后,公共管理现实问题具有涵盖多元目标,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研究与探索。基于以上现实需求,李树茁教授提出“2+4+x”的学科建设思想,以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为核心第一层,以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传统领域为中坚力量的第二层,以应急管理、数字治理、全球治理等新兴交叉学科作为创新突破的第三层。李树茁教授分享了研究团队在公共管理跨学科建设方面的理念与思路,提出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首先,聚焦中国问题,开拓国际视野,最终服务社会。其次,顶天立地,“靠山望海”。公共管理研究要适应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与需求。最终,学术研究要聚焦人类发展与福祉。在跨学科研究范式方面,打造以学术机构+政府组织和社会基层相结合的跨学科、跨组织和跨区域的研究团队。最后,李树茁教授分享了团队在异地扶贫搬迁、性别失衡治理等管理问题的经典研究案例。
在交流互动环节,围绕着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发展、公共管理国别研究,以及财经院校与工科院校的特色比较等问题,李树茁教授跟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李树茁教授提出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范式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前瞻价值和指引意义。公共管理学院将遵循着中国问题、国际视野和服务社会的学科建设价值取向,跟踪学习学术研究、政策分析、政策试验、政策实施和国家战略等方面的系统化经验,聚焦当下重大公共管理问题,建设财经特色突出、国际化的一流公共管理学科。
撰稿:范帅邦、赵宁 审核:刘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