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2022年POMS中国暑期学校授课第二期简报
2022年POMS中国暑期学校授课第二期简报
2022年09月26日

2022年 POMS中国暑期学校9月26日下午授课活动于14:00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授课老师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胡祥培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周忠良教授。

第三堂课程:《区块链与数智管理》

授课老师:大连理工大学胡祥培教授

image.png

胡祥培教授首先简单介绍自己主要的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论述将运筹学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并应用于电子商务的思想,强调学科交叉和理论融合的重要性。基于此,胡祥培教授引出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交叉融合的内容,从区块链技术与数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具体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和区块链产业未来研究设想三部分具体讲解,并在课程结束后,耐心解答同学所提有关区块链应用领域的多个问题。

各部分的详细内容如下:

1.新理论新思路

对于复杂管理决策问题,运筹学或者人工智能的单独应用是无法解决的。运筹学基于模型的定量分析和人工智能基于符号知识推理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质是将人的智能呢个和机器的效能相结合,基于知识的问题描述进行智能建模和求解,为物流调度等复杂管理决策问题在多个解中确定最优解。

2.求解物流管理难题的新思路

电子商务物流因具备送货点分散和配送复杂等特点,因此模拟物流配送车辆的路径并求得最优解是较为困难的。为求得最优解,建模前需缩小解的空间,以此满足复杂问题的求解。然而,以人力模拟车辆路径是有限制的,所以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效能优越性。由计算生成每类车辆较好的行车方案,然后求解软件系统自动生成证书规划模型并求解,从而动态处理车辆路径问题。

3.区块链与数智经济的发展

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区块链不断发展并于2019年10月上升为国家战略。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共享记账技术,本质是一种区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其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可追溯和规则全透明。

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区块链推动经济社会与产业变革,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金融、电子商务、农业、能源、医药和慈善等行业,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实现数据信息可追溯。

区块链的机遇和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给人民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数据潜力未完全释放且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管理的数字化等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4.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

具体案例:对于西藏藏香猪出藏营销,未来的两个难题是如何保鲜和如何保真。运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考虑分散农户不具备独立记账能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溯源系统和激励机制和收益分配系统。

其他物联网+区块链的案例,京东农场建立溯源体系进行基于信任的营销,实现优质优价和价值共创;物联网+区块链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多主体合作的激励机制和收益分配方法研究,实现价值共创和降本增效;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之心模型与溯源求证方法,可以实现在线检测及异常感知、决策与追责。不同案例中农产品质量问题溯源的目的是如何融合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排查定位并确定问题根源,所以使用证据理论的方法可以实现多元信息的不确定推理并找出问题根源。

5.未来研究设想

未来将大力推广京东农产业务模式(物联网+区块链+价值共创)和京东牧场业务模式等,尝试建立京东食品厂业务模式、大型网上超市智慧物流和京东集团机器人移动货架拣货系统。区块链技术目前更多在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其技术发展和推广还需不断努力。未来,区块链技术在能源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是重点所在,同时在疫情下区块链技术如何应用于核酸检测过程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四堂课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控与治理》

授课老师:西安交通大学周忠良教授

image.png

周忠良教授从2019年12月爆发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背景出发,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基础上,围绕疫情防控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基于多Agent与复杂网络的新冠疫情仿真与防控措施评价、公共危机事件中政策认同的构建等逻辑主线讲述了如何有效防控与治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周教授结合当前各地疫情防控实际重点讲述了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新冠肺炎疫情的Agent类型学仿真传播机制、研究结果(隔离防控、减少人群接触、接种疫苗、增加医疗资源、核酸检测+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与政策建议(定期核算筛查,及时追踪隔离;常态化防控中注重精准科学;加强应急医疗卫生资源储备;加强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等)。讲座结束后,周教授还同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各部分的详细内容如下:

1.疫情防控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理论基础:全周期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

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研究:该体系分为三阶段和四模块,分别是散发期、爆发期、流行期,并且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模块。

风险矩阵法:风险分值及风险等级

全面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早期风险评估指标,包括危害评估(识别导致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危害及其相关不良健康影响)、暴露评估(对个体或群体暴露于可能危害的评估)、背景评估(对事件发生的环境所进行的评估),此指标是进行多轮专家评估最终得到的指标体系结果。

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控制机制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的应急管理方式,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各阶段特点,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2.基于多Agent与复杂网络的新冠疫情仿真与防控措施评价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病例超过4.8亿人次,疫情防控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借助科学分析方法和手段应对当前形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示意义。此研究基于多Agent的建模方法,与复杂社会网络中的无标度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仿真模型,探究目前我国采用的防控措施效果,并对当前防控措施进行评价,寻求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优策略。

研究方法:(1)Agent分类&Agent状态转换规则;(2)与无标度网络结合:无标度网络模型在社会关系中具有普遍性,能较好地反映Agent的社会关系,通过构建一个无标度社会网络模型,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进行模拟。(3)研究结论:针对无任何防控措施、佩戴口罩防控效果、隔离防控效果以及减少人群接触等情形进行总结,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最终提出相应政策与建议。

3.公共危机事件中政策认同的构建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证分析

基于陕西省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实证数据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政策认同体系构建。整个讲座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图文结合、数据翔实、阐述精辟、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深度,更有现实的温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image.png



撰稿:POMS中国暑期学校学员 钱  坤(东北财经大学)